close

關於社區支持型農業、有機飲食、小農、與主婦聯盟等等等帶有環境主義或環境意識與行動的組織,似乎是一種帶有後物質主義色彩的構成?類似的組織與行動時常帶有某種類似傳教士的熱誠,以推崇「在地主義」與拒斥「現代化」為立場。但是忽略了飲食問題或生產過程的結構性因素或甚至是在地的歷史脈絡。

以及,作為標誌了某種「另類」的思維與行動本身,若仔細思考「另類」這個用辭本身,似乎都是需要被問題化的。例如,誰的另類?

對於一個原本就是處在於社會邊緣位置的人而言,對於「另類」這個辭彙本身,應該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反而,對於主流的人來說(特別是超主流、超精英),「另類」可能就是一件很具有標示性意義的,或許可以達成某種很酷的指標作用。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另類的抵制」必然要架在主流的體制之內才有可能運作或發生,即,對於體制的抵制只可能在體制內發生。並不是說因此而否定了所謂的「另類發展」或「另類行動」。而是,「另類和主流之間的關係需要被看清楚」(老師超精闢)。例如,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藉用其的手段以對資本主義進行抵抗或反制的小農運動。

好啦其實我在想的是,為什麼從過去到現在的所謂的「另類發展」都沒有成功過?甚至是鬼檔牆式的反覆跳針,講的話和提出的意見與想法都很像,但是並沒有串接與累積。那麼在當前的關於另類發展的相關討論中,是不是也沒有真正的能夠解決到或觸及在地的問題?若不要以「另類」一辭作為主提辭,那些對於可能原本就生活在當地的人而言,並非能以另類來指稱的生活本身與問題本身的脈絡為何?內涵為何?

日本成功的食育計畫並沒有強調另類,尤其當它開始跟國家發展計畫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更加的不可能觸及所謂的另類。而美國的「另類發展」之所以可以成功,其實是架接在美國的個人主義之上(包括,要有象徵著自由與民主的選擇性。但是這樣的所謂的自由選擇權,架構在什麼之下?需要什麼樣的先決條件?),並且形成於主流的、原有的產銷體置之內。

 

那在台灣,又怎麼樣呢?「另類」之外可以有什麼更具體的提法嗎?

在昨天的討論中,這句話超具體的:「主流族群往往看不見自己佔據的位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z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