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聽了一場「大人學」的演講,地點就在朋友先前借用的瑜伽教室場地旁。沒有去上瑜伽了,也很少再到那裡去,雖然下班的時間很早,蹓躂的時間看似很多,可是,3點後,我大部分的下班時間,不是在公司到4點多才走,就是,陷入了一種奇怪的輪迴。 
 
很早上班、很早下班的工作時間,做到後來幾乎不怎麼動腦子的工作模式(是的那一點都不難),「充足的下班時間,能夠去做自己真正做的事情」這個似乎就是因為這個工作才能擁有的小小奢侈,到後來,也不之怎麼的,我都不知道己在做什麼了。 
 
幾天前,我在此上班的日子就滿300天了,大部分的時候很不快樂。起初,在我第一腳踩進新聞媒體業時,還有著興奮與期待,即便在進來之前就已經知道現在的媒體環境長什麼樣子,但,在外部的位置所能擁有的認知,畢竟與真正踩進內部之後有所不同。一開始,面對那些「若非我真實置身於此,還真是無法相信這些事情是真實發生」的情況,還有反思、還不忘批判,甚至在一面處理零散破碎、甚至不知其所以的即時新聞等繁瑣工作的同時,我仍一邊開著小小快速筆記,幾無止息敲著鍵盤、努力紀錄著當下的想法與衝擊,雖然,許多時候,那些文字總是充滿情緒。 
 
就在開始這份工作的兩三個月後吧,我漸漸不再寫筆記了。是習以為常了嗎?還是,已經看懂了那些人在做些什麼,或著,其實已經明白了想再多都是「無用」的。於是,我不再不怎麼積極紀錄什麼,也不怎麼對自己說話了。但我依然很憤怒,嗯,憤怒,很多很多,越來越多。 
 
是不是不想再「認真」了?每天下班都好疲乏,我試著不要把工作帶出公司。或著應該說,其實我們沒有必要把工作與生活分開,只是,帶著它走,想著那些事情,那些……似懂,卻又似乎無法參透的人事物,真的好累喔。 
 
這報系內的許多老人家啊,真是活在另一個時空的奇異生物,很驚人、很可怕。 
 
300多天了,大概,再兩個月就滿一年了。那些讓人生氣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我的憤怒不僅在於對工作內容本身的質疑,更多的時候,是對於整個官僚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我發現,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並非要務,而是如何當一個稱頭的「官」、如何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無所不用其極地「踩著別人往上爬」。 
 
當事件發生的時候,沒有所謂「媒體從業員」的使命,而是互相推託,以找到「替死鬼」為要務,真是讓人心都涼了。我不知道我在這裡做什麼,友善的資深同事總是提醒我「社會化程度不足」,那不然怎麼樣嘛?嗯? 
 
我不知道。但,平心而論,其實我沒有那麼討厭這份工作本身。那天聽完演講,其實,我所寫下的那些自己所愛的事情與怪癖等等……,以編輯而言,並沒有不適合。雖然,這樣以已知職業回推自身可做的工作,似乎又是一種把自己弄成符合什麼機器的螺絲釘…… 
 
 
我真的不討厭當編輯,我喜歡寫字,喜歡在看了小說、卡通、電影之後,把角色重組,重寫一次。我從小嚮往那些不存在於此時此刻與現世空間範圍之內的人事物。以這點而言,其實現在寫新聞也像是在寫小說,反正,以「網友」之名,就能置入個人想說的話,而且,那些文字往往比真實存在的事情還要真實,也更加引人注目。蠢得很好笑,好笑到讓人一點都笑不出來。 
 
撇開「寫小說」,國中時,國文老師曾建議我以後去幫漫畫寫對白,把當時我們放牛班那些離譜又荒唐的事情寫成漫畫。臉友說,我的文字太過誠實,喜歡看我碎碎念的臉書貼文,覺得有梗、有趣。前輩說,我擅長書寫、擅長批判時事。男朋友說,我對於開人玩笑,反嗆回去時想梗反應很快、舉一反三,很會尋別人的開心,不過,大多只針對熟人。 
 
好朋友A說,我擅長體察別人的需要,好朋友B說,我學習能力很好,什麼都能學,但最好找到一個真正有興趣的事情,要不,連討厭的事情都很快上手,豈不痛苦死了?曾有一個香港雜誌編輯在看了我的看戲筆記之後,找我合作定期撰稿,但被我拒絕了。「接受度不高」,有個當業務的前輩這麼說過我,雖然,也曾有大學的老師鼓勵我應該繼續寫劇評。 
 
我討厭錯字,尤其恨人把「的」和「得」寫錯,標點符號的全形和半形用錯了也不成。對於錯誤的厭惡,延伸到「標文不符」的狀態,更加嚴重。所以我不討厭當編輯,我可以很快速的改掉所有錯字,在即時新聞的快速流動中,我也可以很快改掉記者閉著眼匆促送進來的詭異標題。幾乎每條都該改,甚至,那些日報編輯所下的新聞標題更需要改,因為,一個人的特定立場往往蒙蔽了文字本身所要說的話。 
 
標題陳述一件內文完沒有提及的事情,並不少見。而改掉它們,讓我覺得自己做對了事情,覺得愉快。又或著,標題抓對了點使得點擊數量增加了,也讓我覺得愉快。可是,現在的新聞編輯,面對那些瑣碎的、徒有訊息與無腦立場,而根本稱不上有任何觀點文字,常常還是覺得好痛苦啊。 
 
原來,在演講結束的那個當下,還沒想透到底我的工作問題出在哪裡,在當時,筆記上所能捕捉的,對應到「編輯」這個工作似無違和。或許,我的問題出在於職場中的人,以及,這個工作在我當下所處的環境中被規範的運作模式……是讓人不快樂的那一種。 
 
再放一點,在當前主流媒體的運作邏輯與操作手法上,這件事情,似乎並無出路。不過,歸咎於「媒體大環境」似乎仍是無解的謎。若是反過來呢?反過來,不再以現存的工作找自己,路大得多。 
 
「不要上從104中去找一個坑把自己填進去」,大概就是當天最大的啟發了。畢竟,過去每每在工作不開心的時候,總是容易就把「回去開104」當作一句嗆聲的話告訴自己(也像是想宣稱什麼一樣意圖告訴身邊的人),那但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z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